型号查询
型号
热门型号: CR 17675轴承 WS 81106轴承 22315 EK轴承 7020 CE/P4A轴承

型号查询 X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从轴承“王牌”看专业人才培养

来源: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发布时间:2025-10-30 17:08:47

  “人才是希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线日下午,习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对洛轴围绕洛阳“一厂一所一校一院”的轴承产学研合作模式给予肯定。

  作为工业机械的“关节”,轴承是驱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件。洛阳,是全国轴承行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而轴承产业能成为洛阳的工业“王牌”,其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河南科技大学轴承专业学子的成长、传承与创新。

  作为全国唯一的轴承本科专业,河科大轴承专业自1974年成立以来,已累计为全国轴承行业输送了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及专业方面技术人才,贡献了行业内超过七成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何该校被誉为中国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轴承工业总工程师的“摇篮”?让我们从河科大“轴承人”的视角,探寻洛阳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背后的人才支撑。

  从神舟飞船翱翔寰宇到高铁轮轴风驰电掣,这些令国人自豪的大国重器背后,不能离开一种看似微小却承载千钧的核心部件——轴承。

  “轴承虽小,却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工艺、检测样样精深。”河科大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聚波,这位从本科到硕士都在河科大机电工程学院求学、见证了轴承专业发展的“老人”,深知其中分量。

  20世纪70年代,轴承作为装备制造业中的基础零部件,亟待选一所学校进行专门人才教育培训,当时的洛阳农机学院(河科大的前身)背靠洛阳轴承厂、洛阳轴研所等工厂、院所,成功开办轴承专业。

  1999年,怀揣对机械工程的热爱,李聚波考入河科大(当时名为洛阳工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入学伊始,他就对轴承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没能立即进入轴承专业,但我经常去旁听相关课程,主动学习轴承知识”。

  2003年本科毕业后,李聚波选择留校攻读硕士学位,进一步深耕机械领域。然而,硕士毕业时,他面临一个现实的困境:“当时特别渴望能在洛阳继续读博,但那时河科大还没有设立相关博士点。”最终,他只能考取江苏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段经历让他切身体会到,一个完整的、贯通式的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对于专业深度发展的重要性。

  这份遗憾,在2013年迎来了历史性转机——河科大轴承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自此,河科大轴承专业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正式确立,中国轴承领域最高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终于能全阶段自主完成。

  “以前,轴承行业更需要应用型人才,能快速投入生产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但随着产业升级加速,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需要他们在核心研发技术、前沿理论探索等方面取得突破。”李聚波说,河科大轴承专业博士点的设立,不仅实现了从应用型到学术型人才的全链条自主培养,精准对接了产业升级对高端研发人才的渴求,也为聚焦高铁、航天、风电等国家战略领域的高端轴承研发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平台。

  2021级轴承专业“卓越班”学生李潇阳,是新生代“轴承人”。不久前,他们团队研发的超大型风电轴承智能滚子,破解了轴承行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获得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项目的萌生,始于一场校外专家讲座。2022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河科大的一次讲座中提出,目前风力发电机行业长期以来存在轴承滚动体受载情况只能依靠仿真实验、没有实测数据的难题,进而导致轴承设计难以验证,轴承检修难度大、成本高。这让李潇阳和同学们产生了极大兴趣。

  “企业把真题送到了面前,我们肯定能交出完美答卷!”就这样,李潇阳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与小组成员历经日日夜夜的研讨试验,找到了解决方案——在风电轴承中融入传感器,实时监测传输轴承运行数据。

  “这相当于给轴承装上了‘智能大脑’,我们大家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它的运作情况和健康度,还能为轴承优化设计提供实测数据。”李潇阳介绍,目前,他们设计的智能滚子已经在金风科技相关这类的产品中试验应用。

  “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参与一线项目,这种‘真题真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产业前沿。”河科大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蔡海潮表示,企业出题、学校答题、行业应用的育人模式,正是该校轴承专业人才济济的一大“法宝”。50多年来,该校与洛轴、洛阳轴研所、中航哈轴等30余家国内有名的公司合作,相关研究成果助力“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蛟龙”探海。

  此外,河科大还迈出了国际化步伐,与国际一流轴承企业合作开设课程,公司可以提供软硬件设备,并安排工程师、专家赴学校教学。蔡海潮介绍,2012年,学院成立轴承专业“卓越工程师”班,联合德国舍弗勒开设轴承应用技术课程,2021年联合瑞典斯凯孚开设轴承创新设计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课程,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轴承人才。

  6月正值高校毕业季。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门前,王宇硕与宿舍其他3人身着硕士服,以一张毕业合照与校园告别。

  不久前,他们4人分别与洛阳轴研科技、中航哈轴、上海天安等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签订了各自的工作协议,即将成为职业“轴承人”。

  “我是河北人,陈鹏是吉林长春人,以后,我们就是‘新’洛阳人了!”王宇硕和室友陈鹏都签了洛阳轴研科技,将从事研发技术工作。

  “洛阳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雄厚,轴承行业更是全国领先,是我就业的首选城市。”陈鹏说,洛阳针对引才留才用才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洛阳的信心。

  近年来,洛阳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优化“1+22”一揽子人才政策,着力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成立洛阳市人才集团,探索推广“政录企用”“校录企用”“人才飞地”等引才模式。加大人才培育力度,深入推动“人人持证、技能洛阳”建设,推动校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新建院士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平台6个,新入选省级以上科技领军人才16人,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195名,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7个、青年创新创业人才88名,培育“河洛工匠”370名,技能人才超140万人。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探索实行项目工资、股权期权激励等激励方式。深入实施青年安居保障工程,累计筹建人才保障性租赁住房9543套,用心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

  “洛阳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有诚意、出实招,为我们高校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创新创业机会。”河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洪彬说,下一步,河科大将继续融入洛阳发展大局,在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方面主动作为,一体推进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产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突出轴承等特色优势,发挥科技策源地、产业孵化地、人才高地作用,构建匹配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的学科发展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现代化洛阳建设贡献高校智库力量。

上一篇:女生惨后被同学视频走漏

下一篇:2025年中国车用轴承行业有关政策、产销量、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车用轴承迎来发展新机遇[图]

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首页
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型号查询
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SKF产品中心
米乐体育官方网站入口 联系我们